"归还""远方"

2020-06-27 Sat Views 随笔 | 海子1882字7 min read

九 月

海子

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

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

我的琴声呜咽  泪水全无

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

一个叫马头  一个叫马尾

我的琴声呜咽  泪水全无

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

明月如镜  高悬草原  映照千年岁月

我的琴声呜咽  泪水全无

只身打马过草原

1986


图片

我把海子诗中的“归还”书写简单分为四种形式:

① A还给A

如:“我把石头还给石头”(《日记》)、“我把天空还给天空”(《太阳·弑》)

② A回到A

如:“火回到火”、“黑夜回到黑夜”、“永恒回到永恒”(《献诗》)

③ A还给B

如:“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”(《九月》)、“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/归还给一个陌不相识的人”(《黎明之二》)

④ A回到B

如:“大海的波浪,回到尘土中去”、“草原上的天空,回到尘土中去”(《月全食》)

【这里所说的“归还”,包括“归(回归)”和“还(归还)”两方面。事实上,“火回到火”跟“我把石头还给石头”,都表达了万物复归其所的愿望,并且体现出一种轮回或循环。“回归”或者“归还”,两者都是使因某种原因不在应在之处的事物重新在场,而“归还”相比“回归”更显主动,前者在回归者(被归还者)与接收者之间搭起了归还者(“我”)的桥梁,而海子几乎每一首抒情诗中都有明显的“我”的身影。】

这是典型的“海子式”不讲理的句子,反常而新鲜,近乎狂人醉语,又颇有隐喻象征意味。单从叙述形式上看,这些诗句就具有一种祭歌、咒语的性质,既是诉求,也是命令,是愿望,也是咒文,句式简单甚至单调,却有超凡的气度和原始野蛮的质感。

这种祭歌式、咒语式的叙述方式最早(据本人考证)可上溯至《礼记·郊特牲》内记载的先秦歌谣《伊耆氏蜡辞》。全文如下:

土反其宅,
水归其壑。
昆虫毋作,
草木归其泽。

《先秦诗鉴赏辞典》译为:土返回它的原处,水回到它的沟壑。昆虫不要繁殖,草木回到它的沼泽(姜亮夫,1988)。所谓“蜡辞”是原始农耕时代人们为酬神与求神而作的宗教礼仪里的祝祷之辞,人们深信通过祭礼可以上通神明,使其唱词获得咒语、魔术般的伟力和神通,这使他们常目使颐令地按主观意愿直接指挥、喝令自然。

我们比较一下前述海子诗句与《伊耆氏蜡辞》,会发现二者的叙述口吻与言语逻辑是如此地相似,海子的“归还”书写是否受了《蜡辞》的影响,不得而知,但在前者里,他确实化身为传说中的“伊耆氏”。

他发出人类集体宗教创作时代集体祭司们的歌唱,发出荷尔德林所说“在神圣的黑夜中,走遍大地”的“酒神的神圣祭司”(《面包和美酒》)的歌唱——

缄默的乱石堆、熊熊的烈火和空空荡荡的天空,构成了一幅原始粗犷的史诗长卷,原始力量和元素以磅礴之势游转于天地间。在我们面前出现这样一个画面:一群戴面具的祭司或歌巫,围着巨石跳起奇怪的舞,在四周火焰的加持下,齐声颂出的神秘祭歌以一种通灵的力量上达于天:“火回到火” “石头还给石头” “天空还给天空”……


言归正传。

“远方”是海子诗歌中一个独特的意象。海子一生创作了大量关于远方的诗歌名句,以至如今人们一提起海子,往往就会联想到“诗和远方”。

海子诗中的“远方”是一个时空叙事。从空间性看,远方就是遥远的地方(或者不如说是方位),远远望去时,它就是地平线上一个遥远的存在,遥远而模糊,但你知道它存在,并且大多时候心怀憧憬。但和一般认知不同的是,它的时间性却并不趋向于未来,恰恰相反是过去。

“在隐隐约约的远方,有我们的源头、大鹏鸟和腥日白光”(《民间主题》),“远方”有我们死去的童年和遥远的家乡,逝去之人成为远方,逝去之物成为远方,人之无法抵达远方,因远方从不在未来,而在过去。未来终会到来,过去一去不返。远方因其一去不返而愈发遥远。具有这种时空性的远方也是海子“归还”话语的精神背景之一。

在海子的诗作中,将“归还”意识与“远方”叙事完美融合的,莫过于《九月》。

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
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

“远”是远方的核心,远方失去了“远”便不再是远方,连带来远方讯息的风都仿佛比远方更远。众神在失去“远方”的草原上纷纷死亡。

“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”,并非“显现出海子无以承受巨大震痛而无奈放弃追求之意”(高运荣,2019),也主要地不是为了表明自我的退场(张德明,2007),这是一次积极主动的归还,神圣草原本应占有“远方的远”,诗人把“远方”的象征内涵归还草原,以使神性复苏,众神复活,草原重新成为远方。

时间与空间在此诗中模糊混融。诗中“马”一共出现了三次:“马头”、“马尾”、“只身打马”。在这首诗中,诗人给“远方的远”赋予了具体形象——马头到马尾。马头马尾所向之处,即是远方,或者说,远方的远承载在马上。

如何“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”?——唯有“只身打马”。

此马是缪斯座下的珀伽索斯,也在穆天子日行万里的八骏之列,更可作为古老的草原游牧文明的象征,诗人得借此马横渡千年岁月,踏上茫茫草原,此刻它就是海子遥远精神世界的承载物,也是其“归还”意识的具现。

短诗《日记》里,“我把石头还给石头”之前,海子不无伤感地说:“这是唯一的,最后的,抒情。/这是唯一的,最后的,草原。”“归还”之后万物归本原初,都从现时里退场,在“我”眼中世界便只是一无所有、空空荡荡。这或许也可以解释海子诗中“一无所有”的反复吟唱:

“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地方”(《龙》);

“远方就是你一无所有的家乡”(《太阳·土地·家园》);

“远方啊  除了遥远  一无所有”(《远方》)

……


参考资料:

[1]西川. 海子诗全集[M]. 作家出版社, 2009

[2]姜亮夫等.先秦诗鉴赏辞典[M]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:918.

[3]高运荣.在苦难中孤寂地吟唱——海子诗《九月》赏析[J].名作欣赏,2019(14):150-151.

[4]张德明.海子《九月》的存在主义读解[J].名作欣赏,2007(23):25-27.

EOF
返回上一页